“曾经沧海难为水,除却巫山不是云。” 这千古流传的绝美诗句,不知触动了多少深情之人的心弦。写下此诗的元稹(zhěn),也因之被赋予 “史上最专一男人” 的美誉。
然而,当我们深入探寻元稹的一生,会惊异地发现,这位以悼亡诗闻名遐迩的大诗人,其情感经历之丰富复杂,着实令人咋舌。
唐朝四大才女,竟有两位与他有着缠绵悱恻的情感纠葛,此外,他还留下了辜负初恋的一段著名往事。
公元 779 年,元稹降生于洛阳一个已然没落的官宦家庭。虽为北魏皇族拓跋氏的后裔,但到他父亲元宽这一代,家道早已中落。
八岁时父亲离世,这位聪慧过人的少年便只能依靠母亲郑氏的悉心教导。十五岁那年,为尽快谋求生计,元稹选择投考相对容易的明经科,虽说一举考中,可空有功名在身,却迟迟未能获得实职。
就在这段郁郁不得志的时光里,年轻的元稹邂逅了他的初恋 —— 一位崔姓官家小姐。没错,她便是我们所熟知的《西厢记》中崔莺莺的原型。
元稹曾依据自身经历创作传奇小说《莺莺传》(又名《会真记》),而后元代杂剧作家王实甫以此为蓝本,创作了经典的《西厢记》。
元稹与远房表妹崔小姐在普救寺偶然相遇,恰逢兵乱,元稹挺身而出保护崔家,两人由此暗生情愫。
《莺莺传》对后续情节有着细致入微的描写:婢女红娘传递书信,西厢的月夜下,花影在窗前摇曳。几个月后,元稹要前往京城参加吏部试,不得不与崔小姐分别。
崔小姐送至渡口,赠予玉环一枚,泣不成声。元稹紧紧握着崔小姐的手,许下必定回来娶她的庄重承诺。然而,遗憾的是,这一去,元稹便再未归来。
第一次选拔考试落第后,元稹曾给崔小姐写过长信,倾诉自己的失意。而崔小姐在回信中,字里行间满是 “莫叹功名晚,保重千金躯” 这般饱含牵挂的话语。
但转折出现在公元 803 年,二十四岁的元稹终于在书判拔萃科考试中脱颖而出,获得第四等的佳绩,并被授予校书郎一职。
这个职位虽品级不高,却标志着他正式踏入仕途。更为关键的是,此时的元稹已具备与高门大族联姻的资格。
京兆尹韦夏卿看中了这位年轻有为的才子,有意将女儿韦丛许配给他。韦家乃是当时的名门望族,这样的联姻对于元稹而言,无疑是仕途上的一大助力。
正所谓 “上岸第一剑,先斩意中人”,元稹果断做出抉择 —— 抛弃崔小姐,迎娶这位白富美。对于自己这种攀附高门、始乱终弃的行为,元稹竟在《莺莺传》的结尾为自己狡辩:“并非我辜负她,而是她天生丽质,宛如尤物,我实在不忍被这般妖孽所迷惑,只好忍痛割爱。”
他还费尽心思列举殷商妲己、周幽王褒姒的例子,称她们 “使桀、纣、幽王亡国败家”,借此暗示自己若继续沉迷于与莺莺的感情,也可能遭遇 “倾国倾城” 的厄运。
总之,他将自己包装成了一个 “悬崖勒马的理智君子”。可怜那位痴心等待的崔小姐,最终只能含泪另嫁他人。
元稹与韦丛的婚姻,起初确实带有浓厚的功利色彩。但元稹着实娶到了一位贤良淑德的好妻子。韦丛身为大家闺秀,下嫁给当时尚未显达的元稹,婚后生活颇为清苦。
然而,出乎所有人意料的是,这位千金小姐毫无怨言,心甘情愿地操持家务,甚至亲自下厨为丈夫煮粥,为他缝补衣物。
她会在元稹读书时,悄悄为他添上灯油;在他外出赴任时,精心为他准备行装;在家中经济艰难时,毫不犹豫地典当自己的嫁妆以维持家用。元稹在诗中深情回忆道:“顾我无衣搜荩箧,泥他沽酒拔金钗。”
在七年的婚姻生活里,韦丛为元稹生下五子一女,可惜最终仅一个女儿存活下来。由于连年生育和过度操劳,韦丛身体每况愈下,一病不起,最终香消玉殒,年仅二十七岁。
妻子的离世让元稹悲痛欲绝,他饱含血泪地写下了三十三首悼亡诗,其中最为人所称道的,便是那首《离思》:
曾经沧海难为水,除却巫山不是云。
取次花丛懒回顾,半缘修道半缘君。
诗中,元稹将妻子比作沧海水、巫山云,视为世间至美的存在。自失去她后,即便再美的风景,在他眼中也变得索然无味。
这般深情的表白,令后世无数读者为之动容,元稹也因此赢得了 “史上最专一男人” 的美誉。然而,谁能想到,就在妻子韦丛去世前不久,元稹又结识了另一位红颜知己 —— 薛涛。
元和四年(公元 809 年),元稹以监察御史的身份出使蜀地。在成都,他听闻了薛涛的大名。这位曾经的宫廷乐伎,此时早已洗尽铅华,在浣花溪畔种满菖蒲,以制作诗笺为生。
薛涛比元稹大十一岁,彼时已年过四十,她所创制的 “薛涛笺” 艳若桃花,诗名更是传遍巴蜀大地。元稹带着自己的诗集登门拜访,两人一见如故,仿佛相识已久。
他们在锦江边上相互联诗,在枇杷树下畅谈论道。元稹为薛涛写下 “别后相思隔烟水,菖蒲花发五云高”,薛涛则回以 “谁言千里自今夕,离梦杳如关塞长”,二人情谊在诗词唱和中愈发深厚。一年后,元稹因弹劾贪官,被贬为江陵府士曹参军。
临行前,他对薛涛许下诺言:“待我风波平息,必来接你。” 薛涛深信不疑,从此独居浣花溪畔,将无尽的思念写在自制的红笺之上。
那些饱含深情的诗后来结集成《锦江集》,然而,她却再也没能等到那个许诺归期的人。多年后,薛涛换上道袍,在枇杷花下安然离世。
而元稹在江陵任上,很快便纳了妾室安仙嫔。三年后,又续娶了第二任妻子裴淑。裴淑出身名门,性情温婉,她陪伴元稹度过了贬谪的艰难岁月,却依旧没能让元稹停下风流的脚步。
公元 823 年,元稹在越州任观察使时,结识了红遍江南的歌伎刘采春。与薛涛一样,她也是唐代四大女诗人之一。刘采春与丈夫周季崇组成的戏班,所到之处观者如堵。
刘采春比元稹小十岁,虽早已嫁作人妇,却还是与元稹擦出了爱情的火花。元稹在《赠刘采春》诗中毫不隐晦地表达自己的情感:“新妆巧样画双蛾,谩里常州透额罗。正面偷匀光滑笏,缓行轻踏皱纹靴。” 这段感情轰轰烈烈,传遍江南大地,最终却还是以元稹调任离开而告终。
唐代四大才女中,李冶、薛涛、刘采春、鱼玄机,个个都是诗坛的奇女子,元稹与其中两位有过刻骨铭心的情缘,却都只是匆匆过客。
他对韦丛的深情应该是真挚的,写下 “曾经沧海” 时的悲痛也绝非虚假,可他对薛涛的承诺、对刘采春的迷恋,同样也是真实存在的。
有人赞誉他为 “唐朝第一深情”,也有人毫不留情地斥其为 “渣男鼻祖”。
对此,你又作何看法呢?欢迎留言分享。
下一篇:瞭望丨哈尔滨,为何如此重视农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