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成龙拍摄《蛇形刁手》之前,导演王晶曾提到过一个故事。那时的成龙,每个月只赚3000元,也非常卖力地训练,却始终没有人关注他的表演,甚至还被古龙老师批评得痛哭流涕。
他总感觉无论怎么努力,都无法获得认可。
后来,袁和平找吴思远讨论《蛇形刁手》的拍摄,极力推荐成龙。吴思远对此并不赞同,他觉得成龙之前拍的多部作品都没有成功,继续用他风险太大。
两人争论了很久,最终在袁和平的坚持下,吴思远决定抱着“赔就赔”的心态,选择了成龙。
结果,这部电影一经推出便引发轰动,大家欢庆之余,纷纷举杯畅饮。而随之而来的《醉拳》,成龙的事业开始一发不可收拾,接连成功,仿佛命运的齿轮终于启动了。
王晶对此感慨道:“这难道不是运气吗?”他进一步分析,任何成功都有其核心部分,像机器的螺丝和电线一样,有些人注定不在这个中心。
就像星星在头顶闪烁,想要摘星,就必须不停地跳跃。有的人跳了一辈子,未必能抓住一颗星;但如果你不去跳,哪怕一颗星也无法到手。
这其实是一条简单的道理:你需要努力地跳动,才有机会触及那些遥不可及的梦想。
王晶接着说道,当一个人到达某个阶段,可能就需要顺应命运的安排,因为社会总会对人进行淘汰。当你坚信自己是对的,而整个社会却视你为错,那将是非常艰难的时刻。在人生的低谷中,适当降低期待是明智的做法。
最终,只有你自己能够真正帮助自己。指望他人来成为你的“贵人”往往是不切实际的想法。要想被别人看见,首先要让自己闪光。因此,最初的贵人,其实就是你自己。
认命、运气、贵人、摘星,这些话语令人深思。生活的过程像是在摘星,只有不断努力和跳跃,才能实现梦想。不尝试又怎能知道自己的局限?不去奋斗,怎么能见到更好的自己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