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装机仅次于宁德时代到籍籍无名,这家储能“准独角兽”为何掉队了?
创始人
2025-07-17 17:40:56
0

近期随着百川股份(SZ:002455)董事长郑铁江被立案调查、留置的消息在行业内发酵,其旗下一向低调的储能公司海基新能源也“躺枪”。这家公司刺眼的业绩、不断下滑的出货排名等,被推到聚光灯前。

海基新能源是国内最早布局储能业务的公司之一,早在储能行业尚未“爆发”之时,海基新能源便成为行业龙头。2019年,公司储能装机规模仅次于宁德时代(SZ:300750),居于“龙二”地位。2021年,公司储能电池出货量排名全球第六。

然而,近两年储能行业已成最火热赛道之时,海基新能源却明显掉队了。在各机构发布的出货排名中,海基新能源掉出了TOP10榜单,淹没在了行业的潮水之中。公司的业绩也连年亏损,甚至拖累了控股母公司百川股份。

值得注意的是,海基新能源曾被风电龙头明阳智能(SH:601615)看中,明阳增资成为海基新能源第三大股东。然而,近日,明阳智能却收回了此前向海基新能源的1.9亿元增资,原因在于海基新能源没有按约定申请IPO。

曾经的储能“龙二”为何会“沦落”到如今的地步?海基新能源是否还有机会“东山再起”?

名不副实的“行业龙头”

海基新能源成立于2016年4月,主营储能锂离子电池及电池组的研发、生产、销售和服务,产品定位“泛储能”,覆盖大型集装箱式储能系统、工商业储能产品、液冷储能系统、户用储能设备以及通信备电等多个应用领域。2022年7月,公司入库无锡市准独角兽名单;2023年1月,入选江苏省潜在独角兽企业。

海基新能源成立之初,便被同在江苏江阴的化工巨头百川股份看中。彼时,百川股份正在寻求转型,有意发展新能源。很快,百川股份以江阴土地厂房和现金增资海基新能源,此后不断加码,逐步将其由参股公司变为子公司,纳入合并报表。

截至2024年底,百川股份实际持有海基新能源37.95%的股权,总计持有海基新能源50.08%的表决权。

将海基新能源纳入旗下后,百川股份不断利用自身在化工领域的优势,加大对海基新能源的支持力度。百川股份曾计划在海外布局锂矿、在国内投建锂电材料基地来支持海基新能源的锂电池生产。

2025年6月上海SNEC展上,海基新能源讲解基于587Ah电芯的储能系统(来源:海基新能源)

在百川股份的全力支持下,海基新能源迅速跑成了储能行业龙头。中关村储能产业技术联盟(CNESA)发布的数据显示,海基新能源在2019、2020年储能技术提供商装机规模排名中始终位居前三名。

然而,与行业龙头地位形成反差的是,海基新能源一直处于亏损状态。即使近两年储能行业“爆发”之后,海基新能源也没有摆脱亏损。数据显示,2023年、2024年,公司分别亏损1.71亿元、3.24亿元,亏损呈扩大趋势。受其拖累,2024年百川股份的新能源业务毛利率竟为-38.69%。

业绩不行,海基新能源的产能扩张也非常缓慢,已被其他企业远远甩开。

早在2017年5月,海基新能源曾表示,年产10亿瓦时(1GWh)高性能锂电池电芯及高端电池组产品的自动流水线装置进入安装调试阶段,年内完成新增40亿瓦时(4GWh)产能设计、报批工作。

然而,到了2024年5月,海基新能源在投资者平台上称,公司合计产能4GWh,其中已投产产能2GWh,另外2GWh大电芯产线虽已建成,但产能尚在爬坡中。也就是说,7年时间过去,海基新能源的建成产能仅增加了3GWh,产能建设的速度要远逊于同行。

从规模上,海基新能源一两个GWh的项目如今简直不值得一提。比如去年11月,鹏辉能源计划在安徽广德投建储能电芯及储能系统制造工厂,产能为10GWh;12月,亿纬锂能荆门超级储能工厂项目正式投产,产能高达60GWh……可以看出,很多同行单体项目的规模都是海基新能源总产能的很多倍。

风电大佬无奈撤资

除了业绩亏损、排名下滑、产能不足等,如今的海基新能源还收到了股东的“不信任票”。

6月6日,明阳智能发布公告称,公司与海基新能源及其控股股东达成股份回购协议,将回购公司所持股份,总投资为1.9亿元,预计将于2025年至2027年分期支付本金及利息。

明阳智能是国内风电龙头,总部位于广东,实控人为张传卫,目前总市值250亿左右。

此事缘自2022年2月。当时,风电大佬张传卫看好海基新能源的发展,豪掷1.9亿元增资海基新能源,海基新能源的注册资本由9.5亿元增加至12.15亿元。增资完成后,明阳智能成为了海基新能源的第三大股东。

海基新能源推出的688Ah储能电芯(来源:海基新能源)

对于此次增资入股,海基新能源与明阳智能是互相看好的。

海基新能源计划通过明阳智能,进一步强化公司在研发、生产及市场销售等领域的资源投入,扩大产能,延伸储能业务的产业链布局。海基新能源在公告中称:本次增资可以进一步增强公司的资金实力,有利于扩大锂电项目产能规模,对未来发展将产生积极影响。

而明阳智能彼时正在构建集“风、光、储、氢”于一体的矩阵式新能源高端装备制造业体系。在储能板块,明阳智能旗下全资子公司天津瑞能已实现了PCS、EMS、BMS等设备的自主研发。入股海基新能源后,明阳智能可打通从电子设备到储能电芯的储能核心产业链。

同时,双方还约定,如果海基新能源在2024年12月31日之前未能向中国证监会、上海或深圳证券交易所递交IPO申报材料,或于2025年12月31日之前仍不能完成合格上市(合格上市定义为在中国上海证券交易所或深圳证券交易所完成首次公开发行),明阳智能可回购公司所持股份。

或许在当时,双方还曾设想即将收获一家储能上市公司,但结果却是天差之别,以海基新能源现在的经营情况,并不具备申报主板IPO的可能,回购条款自然而然被触发。如今,当初的投资款要一分分还回去,这对海基新能源将是巨大的资金压力。

还能否重拾荣光?

值得一提的是,海基新能源虽然发展的不尽如人意,但在产品、技术创新上有着诸多让人称奇的亮点。

在电芯大型化的道路上,海基新能源一直充当着“先锋”角色。公司是国内最早实现314Ah电芯量产的厂商之一。早在2023年12月,海基新能源314Ah首批储能电芯正式量产下线。而彼时,280Ah电芯刚刚成为主流。

海基新能源314Ah电芯还应用了补锂技术,可以控制石墨化度,减少负极活性锂的消耗。据称,该电芯的循环寿命可达10000次以上。

另外,在2023年2月,海基新能源还通过直播的形式,重磅推出首款375Ah大容量储能电芯。该电芯也有多种创新,除了补锂技术,还采用独特的叠片式卷绕工艺,能提升电池导流导热能力。

2023年2月海基新能源直播宣传海报(来源:海基新能源)

今年4月,在ESIE2025(北京储能展)上,海基新能源还展出了587Ah与688Ah超大容量电芯。海基新能源声称采用了第四代磷酸铁锂技术,在电芯研发过程中,还借助了大数据分析和人工智能算法。

去年以来,关于“下一代电芯”,各储能企业一直在暗中较量。到了今年,大致形成了两派,一派是以电芯厂商宁德时代为代表,坚持587Ah规格,一派是以系统集成商中车株洲所为代表,力推688Ah规格。

在规格还未达成统一之前,海基新能源选择了“两头押注”——既有587Ah,又有688Ah。这也正是在储能电芯行业没有主导权、话语权的三线电芯厂商的无奈。

华夏能源网&华夏储能注意到,除了锂电池,海基新能源很早就在布局对钠离子电池。2023年2月,海基新能源发布了25Ah和100Ah等两种规格的方形钠离子电池,分别应用于通讯电源、低速车、户用储能和启动电源等应用场景。

海基新能源称,这两款钠离子电池有两大优势。一是低温性能较好,零下40℃与零下20℃放电效率分别可达80%及90%以上,零下20℃能实现低温充电,恒流充电比高达65%以上。

二是倍率性能高,常温下,2C以上倍率放电效率高达90%以上,能满足大功率启动需要。

海基新能源的规划,是要形成2GWh的钠离子电池年生产能力。然而,发布至今已有2年时间,未见海基新能源的钠离子电池在储能电站或新能源车有规模化应用。去年11月,百川股份在投资者互动平台表示,海基新能源有对钠离子电池进行技术储备及相关研发,并已发布成品,但目前未有投资量产计划。

从这些技术布局看,海基新能源的研发有一定前瞻性,但有研发无产能是硬伤。在日新月异、竞争激烈的储能市场,海基新能源亟需找到一笔大钱来助力,否则要想重回头部位置,怕是很难了。

(转载请标明出处,文章来源:华夏能源网,微信号:hxny3060)

相关内容

热门资讯

土耳其总统与叙政权领导人通话,... 来源:央视新闻客户端 当地时间7月17日,土耳其总统埃尔多安与叙利亚政权领导人艾哈迈德·沙拉通电话,...
九部门印发《2025年家政兴农... (来源:法治日报)转自:法治日报本报讯 记者万静 家政服务业与百姓日常生活密切相关,是“服务千家、惠...
最新或2023(历届)网络信息... 网络信息工作会议主持词各位领导、同志们,大家上午好!今天,我们按照县政府有关信息化工作的安排,在这里...
印度航空事故调查局敦促国际媒体... 转自:新华网新华社新德里7月17日电 针对一些媒体近日对今年6月印度航空公司客机失事调查的报道,印度...
向知识产权创造大国迈进——国新... (来源:千龙网)新华社北京7月17日电 题:向知识产权创造大国迈进——国新办发布会聚焦我国“十四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