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17日,记者从两江协同创新区获悉,近日,重庆市科技局对2025年种子投资基金第二批拟支持项目名单进行公示,明月湖硬科技项目“新一代减震(振)产品”和“数字低空交通服务平台”入选,获投190万元。至此,重庆市种子投资基金(下称:种子基金)投资的46个项目中,共有17个在明月湖畔孵化。
据了解,自去年以来,种子基金围绕重庆市科技园区、新型研发机构、高校院所、孵化平台等创新“策源地”进行项目挖掘,投资硬科技项目46个,投资金额达4785万元。其中,由两江协同创新区孵化的项目17个,占比37%,获投金额超千万元。
重庆市科技局相关负责人介绍,种子基金投资项目除了突出投早、投小、投硬科技,还重点“关照”新质领域成果转化项目,重点领域、重点平台项目以及掌握关键核心技术的科技人才和团队。
何谓硬科技?为何硬科技项目受到种子基金青睐?在7月15日举行的明月湖协同创新生态大会上,中科创星科技投资有限公司创始合伙人、联席CEO米磊对“硬科技”的特点进行了阐释:技术硬,能推动科技进步;精神硬,长期积累投入;志气硬,助力建设科技强国;实力硬,坚持自主创新。他总结,硬科技是新质生产力的未来引擎。
米磊表示,金融是“血液”,应更多地让它流向硬科技的“骨头”、实体经济的“肌肉”。
回顾明月湖本次获种子基金支持的2个项目,自主创新、长期积累的特点十分显著。例如,“新一代减震(振)产品”由北京工业大学重庆研究院孵化企业重庆华夏亿朗科技有限公司开发,公司依托北京工业大学优秀院系组建了教授、博士领衔的技术攻坚团队,已推出系列成熟产品。
正在研发的“新一代减震(振)装置”,融合了传感、控制与执行单元的智能调节系统,可通过实时监测结构的振动状态,通过预设控制算法,实现对结构振动的高效抑制,可有效提高建筑结构的安全性、舒适性及经济性。
另一项目是“数字低空交通服务平台”(又称“‘悦快飞’数字低空交通服务平台”),属于新质生产力创新成果转化项目,由重庆交通大学绿色航空技术研究院孵化企业星控数智科技(重庆)有限公司开发。“悦快飞”平台针对低空经济领域定制开发,依据行业I级标准建设,可服务于政府,实现空域可视、飞行审批、应急指挥等功能;也可服务企业和个人,提供风险预警、智能航线、数据支撑等能力。
“悦快飞”数字低空交通服务平台。两江协同创新区供图
另外,该公司近日还向市场推出了“低空起降场远程数字管理系统(VSS)”,VSS系统面向无人化、高频次起降场景,具备航行情报传输、飞行轨迹动态监测、智能排序与运行指挥等功能,全面支持与区域低空平台对接。
值得注意的是,获得种子基金,远非项目发展的终点。要将硬科技项目转化为具备竞争力的产品,还有很长的路要走。对此,明月湖高新技术产业研究院有限公司总经理陈锦在明月湖协同创新生态大会上表示,未来,研究院将立足明月湖,共建西南地区高科技产业策源基地,按照“开放合作、互惠共赢”原则,聚焦强化资金链、强化全球开放、强化创新联合体建设、强化考核激励,帮助更多科技成果实现高效转化,为重庆加快发展新质生产力,深入推进新型工业化贡献智慧和力量。(新重庆-重庆日报记者 申晓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