潮评丨“8吨垃圾里翻手表”为何没能引起共鸣?
创始人
2025-07-14 19:22:21
0

潮新闻客户端 评论员 高路

环卫工高温下翻找垃圾

近日,一则“环卫工人高温下翻8吨垃圾找回儿童手表”的新闻引发广泛讨论。据山西大同本地媒体报道,7月6日,广东游客卢女士孩子的手表不慎被放入高铁列车的纸质垃圾袋中。收到求助电话后,大同市相关单位的环卫工人在高温下寻找4个小时,在翻找了8吨垃圾后,终于找到了手表。有网友认为没有必要,此举并不体恤一线环卫工人。

“8吨垃圾里翻手表”,环卫工人不畏艰辛、助人为乐的精神值得褒奖,市政部门急群众所急的工作态度也值得肯定。但此次事件为什么引起不少质疑,恐怕还在于事情本身存在许多值得商榷之处。

失物的价值和寻找的成本是必须要考虑的因素。质疑者指出为一块市场价约300元的儿童手表如此兴师动众,是对公共资源的浪费。事件中的失物是一块儿童手表,除非有什么特殊意义,否则确实没有非找到不可的必要。当然,如果比较简单、顺手而为也无不可,但翻了8吨垃圾才找到,的确是个不小的负担。

作业环境也是一个不容忽视的因素。这是一堆垃圾不是普通杂物。高温之下,垃圾在迅速腐烂,每时每刻都在散发浓烈的气味,即便佩戴口罩也未必能隔绝,何况要在垃圾里面细细翻找。这其中存在无法回避的卫生和健康问题。垃圾来源复杂,里面可能含有有毒有害物质,更可能弥漫有致命病菌,必须采取合理的处置办法,穿戴必要的防护装备。可是从媒体报道的情况看,两名环卫工人似乎并未采取严格的防护措施。

见义勇为、助人为乐的事要遵循自愿的原则。要看到,手表遗失的责任在失主身上,环卫公司和环卫工人并没有义务帮她寻找。那么,到底该如何界定环卫工人的行为?如果是公司额外增加的工作,有没有给予相应的报酬?如果环卫工人冒了风险,付出了劳动,最终却被一句“无私奉献”轻描淡写地带过,这显然有违公平的原则。

网友们的这些质疑反映出社会观念的进步。对于一些传统认为的“好人好事”,单一的叙事已经不能准确反映社会现实和诉求,需要从更多的维度衡量其合理性。比如,不求回报不再被视为理所当然,见到溺水者不敢贸然施救也不再被简单指责为“见死不救”。社会应该积极褒奖见义勇为者,不能让“英雄流血又流泪”,而相比于大浪前奋不顾身的一跃,我们更倡导拨打救援电话,在保护好自身的前提下的救援。社会不仅需要“路见不平,拔刀相助”的勇气,更需要预估风险、量力而行的冷静。对奉献的赞扬和对理性的肯定都是文明的重要组成部分。

文明的实现,也需以文明的形式。对游客暖心也要对环卫工人暖心,这样的暖心才是真正的暖心。只有当每个人的权利都被认真对待,每种付出都得到应有的尊重,文明才是真正可持续的。

(来源:潮新闻)

相关内容

热门资讯

最新或2023(历届)纪念南京...  纪念节日  最新或2023(历届)2月25日, 十二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七次会议审议全国人大常委会关...
四川合纵药易购医药股份有限公司... 来源:中访网财观中访网数据  四川合纵药易购医药股份有限公司董事会近日提名范雪飞为第四届董事会独立董...
“平安长江—2025”专项行动... 石柱县公安局西沱水陆派出所与长航公安、长江海事联合开展江面巡查 九龙坡警方在长江九龙滩段开展江...
最新或2023(历届)好看的国...  1、春有希望和辉煌,夏有火红和热情,秋有金黄和成熟,冬有雪白和宁静,祖国四季皆似锦。  2、对你的...
最新或2023(历届)南京大屠...  南京大屠杀铁证:  日军旗帜记录南京屠城史实,侵华日军南京大屠杀遇难同胞纪念馆再次获赠200多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