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05分上中大?133名考生录取资格被取消!综合评价捷径为何成为陷阱?
创始人
2025-07-12 20:20:24
0

近日,中山大学招生办的一纸通报,让133个家庭瞬间坠入冰窟。7月10日,校方发布公告:120名考生因未参加面试被取消综合评价录取资格,另有13人因考试违规(作弊、代考等)资格作废。这场被称作“600分上985”的升学捷径,正用最残酷的方式惩罚疏忽者。(源自北京时间等媒体)

在广东推行十余年的综合评价录取,本是打破“唯分数论”的破冰尝试。中山大学、华南理工等11所高校通过一套特殊公式选拔人才——高考成绩占85%,校考面试占15%。2025年,中山大学计算机专业通过该渠道录取的考生最低仅605分,比普通批次直降60分。对那些卡在600分边缘的考生而言,这本是改写命运的机会。

但规则背面藏着锋利的齿轮。今年1514名获得面试资格的考生中,整整120人因缺席被淘汰。招生简章白纸黑字写着“未参加面试视为自动放弃”,可当粤北某乡镇中学教师坦言“全校三年无人敢报综评”时,信息壁垒早已将寒门学子拦在门外。更现实的是,多所高校的校考时间常“撞车”,考生不得不在多校综评面试间孤注一掷。备考校考至少耗费1-2个月,有考生苦笑:“刷面试题那阵子,数学模拟考掉了20分。”

争议在社交媒体炸开了锅。支持者认为铁腕理所应当:“一个面试名额成本数万,缺考就是浪费公共资源!”“作弊就该终身禁考!”质疑者却揪心追问:“突发重病、交通事故的考生,连补交证明的机会都没有?”去年某家长花三万买的“科技创新大赛一等奖”,最终被认定为假证书葬送资格——灰色产业链的存在,让本就复杂的规则更显狰狞。而《中山大学研究生学籍管理实施细则》中“取消资格需经党政联席会审议”的条款,反衬出本科招录对突发意外的漠视。

13名违规者的具体行为至今未公开,如同投入深潭的石子。有教育研究者私下透露:“某高校曾发现考官暗示亲属考生题型,但仅内部警告了事。”当选拔过程笼罩迷雾时,公信力便成了首个牺牲品。

若要缝合这条裂缝,不妨从现有制度中寻找针线。研究生推免已有“重大疾病可延期考核”的先例,本科招录为何不能增设72小时紧急申诉通道?山区中学的广播站若能定期播放省考试院制作的《综评规则解读》音频,或许比文件传达更有效。至于那些犹豫是否投入校考的考生,一位复读生的忠告值得参考:“先拿统招模考分数划条安全线,超出30分再赌综评——否则可能两头落空。”

校方通报发布当晚,某论坛评论区跳出一条扎心留言:“原来捷径是独木桥,下面全是尖刀。”当选拔机制的温度取决于对意外的包容度时,605分上985的承诺,才不会是镜花水月

你怎么看待这件事?欢迎留言讨论。

(图源网络,侵联删)

相关内容

热门资讯

最新或2023(历届)小学六一...  诗歌一:最盼望的  小时候  最盼望的  就是六一的到来  穿起白衬衣  新裙子  欣喜的手指  ...
最新或2023(历届)最新小学...   儿童节儿歌  记忆里永远的童年  小时候妈妈对我讲  长大了你就可以去远方  走过很长很长的人生...
最新或2023(历届)六一儿童... 六一儿童节小学生手抄报图片1六一儿童节小学生手抄报图片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