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年的抗战为何那么艰难?答案警醒今天的中国
9月3日,全球国家将见证中国纪念和庆祝抗战胜利80周年的大阅兵。可以预想得到,那将是对全球产生强烈震撼的一天。
我们需要了解一个问题:日本天皇发布《终战诏书》发布录音广播,宣布无条件投降的日子是1945年8月15日,但为何我国要把当年的9月3日作为抗战胜利日呢?
这是因为,1945年9月2日,日本政府代表在东京湾美军密苏里号战舰上签署《日本投降书》,投降文书法律生效时间为日本的东京时间9月2日23时,但此时已是北京时间9月3日。
好了,我们现在再来思考这样一个问题:
在当时包括了蒙古在内国土面积超过1120万平方公里的中国面前,本岛面积仅有22.7万平方公里的日本,完全就是一个弹丸小国。却对中国这样一个庞然大物发动了侵略战争,而且还是第二次日中战争。
而在抗战爆发后,中国打得是那么的艰难,如果没有日本偷袭珍珠港引发美国参战,我们就有极大都可能会战败亡国。
这一切的根本原因是什么呢?基本答案是三个:
第一,是当时的中国极度贫穷落后。
我们只需要看一个数据就能明白。
1931年九一八事变之后,中国不含东北地区的钢含量不足1.2万吨,而且还是最初始的劣质钢。而日本本土钢产量188万吨,殖民地和侵占地的产量14万吨。中国这1.2万钢,连造锄头、铁锹和铁锅都不够,谈何工业和军工?。
我们再看一个情况:直到解放后的1956年,中国才有了第一家汽车制造厂。而日本在二战期间,就建造了10艘航母,并把15艘大型轮船改装为航母,一共建造了6.5万架飞机,坦克4000辆。
这就是那句话:“落后就要挨打”。
第二,是中国的汉奸太多。
且不说当时担任国民政府常务委员会主席兼军事委员会主席、宣传部长,后来担任武汉国民政府主席等顶级职位的汪精卫都变成了汉奸,更何况还有大约200万的伪军等汉奸为日本侵略者效力呢?
第三,是当时的国民政府为了个人利益的内斗太严重。
汪精卫之所以成为投靠日本的大汉奸,表面看是他畏惧日本的军事实力。实际上,核心问题是汪精卫在于蒋介石的斗争中处于下风,试图借助投靠日本,赢得日本的扶持让自己上位。于是在日本侵华战争爆发后,汪精卫日本的扶持下建立起所谓的“中华民国国民政府”,自任主席。
由此可见,当时的国民党领导层,就是一群自私自利的人,哪怕是大敌当前,也要为了私利而出卖国家和民族利益,进行权力斗争。
此外,国民党存在军事组织的结构性缺陷。当时的军队派系分裂严重,分为中央军和什么马家军、桂军、晋绥军、粤军、滇军、湘军、黔军、东北军、西北军、川军等十大派系,各有各的算盘和私利,难以形成合力。
但不管怎样,天佑中华,中国最终赢得了抗日战争的胜利。
历史是一面镜子。中国抗战的历史是中华民族不屈抗争、浴火重生的壮丽史诗。它对今天的最大启发在于:昨天的苦难辉煌塑造了今天的强大中国。我们铭记历史、总结教训、汲取智慧,是为了更好地开创未来,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