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创 10年后回看北大吴谢宇案:高智商学霸为何沦为弑母恶魔?
创始人
2025-07-09 17:01:05
0

本文字数约:3549 字

阅读时间约:6 分钟

本文章节:

01、父亲的过错,直接强化了吴谢宇的人格异常

02、采取科学的家庭教育,避免孩子成为下一个吴谢宇

如果要细数近10年最骇人听闻、最震惊全国的案件,“北大学子吴谢宇弑母案”绝对排得上号。

2015年7月10日,北大学生吴谢宇趁着母亲谢天琴换鞋之际,拿着哑铃连续猛击母亲的头面部,杀死了自己的母亲!

后来,吴谢宇以母亲的名义,骗取亲戚的钱财达144万元,还购买了30多张身份证,开启了逃亡生活。

这位头顶着“天之骄子”光环的北大学生沦为了通缉犯!

吴谢宇,图片来源于网络

作为高智商犯罪者,吴谢宇的反侦察能力非常强,警方花了将近4年的时间,才将他抓捕归案。

2024年1月31日,吴谢宇被执行了死刑!

今天是2025年7月9日,距离案发那天,已经过去了10年!

我们今天想借这个时间节点再次深入分析这个案件,肯定会有人说我们在吃“人血馒头”,借这个惨绝人寰的案件蹭流量。

其实我们完全没有这个意思。当然,这些网友怎么看待我们,我们也不在意。

我们利用精准心理学的高效知识,再次深入分析吴谢宇案,是希望引起更多大众、尤其是父母的思考:

吴谢宇从小到大都是“别人家的孩子”,这么优秀的他,为什么会残忍地杀害自己的母亲?

这样的孩子不是天生的,是“教”出来的,那又是怎么教出来的?

父母们怎么吸取吴谢宇父母惨痛的教训,别让悲剧发生自己家庭身上?

01、父亲的过错,直接强化了吴谢宇的人格异常

今年5月,《三联生活周刊》的记者吴琪和王珊通过7年的调查,尤其是采访到了吴谢宇逃亡期间的同居女友后,出版了新书《人性的深渊——吴谢宇案》。

我看了吴琪接受采访的文章,知道了一些这个案件的关键信息。

现在,我已经能深入到内隐记忆层面去理解人的心理活动与行为。我并不需要掌握大量的案件细节。只要理解了关键信息,我就能明白背后的根源了。

在这篇采访文章中,有2个信息比较关键:

第一,吴谢宇在逃亡期间,有一位同居女友叫刘梦(化名),她与吴谢宇有过较长时间的亲密交往。

刘梦是一位性工作者,与吴谢宇的年龄相仿,但家庭背景、生活经历却完全不同。

刘梦从小就被父母抛弃,后来被养父母收养,为了快速回报养父母,才选择了出卖肉体这条赚快钱的路。

而吴谢宇接近她的时候,故意把自己塑造成了一个阳光的、有着美好未来的同龄人形象。

刘梦曾以为,吴谢宇会把自己带向幸福的未来。可吴谢宇的罪恶被揭开后,她受到了极大的心理打击。

第二个关键信息是,吴谢宇在成长的过程中,曾撞见父亲看“黄片”,甚至还撞见过父亲出轨!

在出轨的事情上,很明显是吴谢宇父亲有重大过错,但他逃避了责任,不愿意与儿子坦诚沟通。

这2件事情对吴谢宇的心理冲击很大,甚至导致他无法正确地理解性以及亲密关系。

吴谢宇在弑母后,在现实生活中,很快就体会了男女之欢,还与刘梦建立了较长时间的亲密关系。我们在之前的文章深入分析过,吴谢宇其实有“性成瘾”的问题。

吴谢宇弑母之后,沉迷花天酒地、风花雪月,他根本就没有真正地感到自责、愧疚,他毫无自我反省的意识与能力!

而且,吴谢宇的父亲也存在极大的问题。毫不客气地说,吴谢宇父亲的过错直接强化了儿子的人格异常!

据媒体报道,吴谢宇本来非常信任父亲,一度以父亲为榜样,父亲是他的精神支柱。

可他突然发现,一向善良正直,对自己温和关爱的父亲,竟然偷偷看黄片,还出轨!

吴谢宇根本不敢相信父亲会做这样的事,父亲在他心目中的形象完全崩塌了!他的精神支柱崩塌了!

其实严格来讲,出轨的确是吴谢宇父亲不对,但成年男性“看黄片”,其实是很常见的事。为什么也会对吴谢宇造成那么大的心理冲击?

这说明,吴谢宇在这方面的认知有可能接近于零。不,不仅仅是零,而是“负数”——他极有可能认为性就是龌龊的、下流的、不道德的,看黄片更是如此。

这种认知极有可能来自他那追求完美、有道德洁癖、极其要强的母亲谢天琴。我们以前分析过,谢天琴其实有追求完美的强迫型人格改变。

总之,从那以后,吴谢宇的精神支柱崩塌了,他甚至有可能怀疑过母亲对他的教育究竟是不是对的。

对于一个血气方刚的少年来说,本来就有旺盛的生理需求,只是他以前一直用“道德感”压抑着。

现在,他发现父亲都可以不遵守“道德的约束”,他自己又何必约束自己呢?

这进一步强化了吴谢宇的人格异常,也为他后续弑母、沉迷男女之欢等事情埋下了极大的隐患。

02、采取科学的家庭教育,避免孩子成为下一个吴谢宇

吴谢宇虽然可恨至极,但这个世界上没有天生的坏种。吴谢宇的人格异常,最大的罪臣其实是不良的家庭教育方式!

吴谢宇,图片来源于网络

第一,吴谢宇从小到大长期接受过过度夸奖,这是他形成偏执型人格障碍的重大根源。

吴谢宇的学习成绩一直开挂,最后考上北大,父母、老师、长辈和同学对他的称赞、羡慕,对他来说简直是家常便饭。

一个人偶尔被夸,可能只是有点开心;

但如果一个人长期被夸,天天被夸,而且在学校受到特殊待遇,ta就很容易变得自以为是,认为自己的想法肯定是对的,变得非常偏执。

第二,吴谢宇在成长过程中,遭受了大量的叠加性心理创伤!

一方面,这来自母亲非常严格、事无巨细的管束、限制。谢天琴对吴谢宇的要求是极高的,吴谢宇在成长过程中承受了极大的心理压力。

在吴谢宇父亲去世后,尤其在吴谢宇上大学期间,谢天琴每天都要跟吴谢宇通话,这对于已经成年的儿子来说,很明显是一种束缚!

除此之外,吴谢宇还要面对母亲的发牢骚、负能量,他感到非常压抑,但又不敢拒绝。

从那个时候开始,吴谢宇对母亲的“爱”开始转化为“恨”,他很想摆脱母亲对自己的束缚。他杀害母亲不是临时起意,而是蓄谋已久!

吴谢宇考上北大之前,就遭受了很多叠加性心理创伤。他当时没法离开原生家庭,他父母又不懂得自我反省和改变,这些创伤是吴谢宇没法逃脱的。

后来他考上了北大,终于离开家了,按理来说,他的心理压力小很多,终于逃脱创伤环境了。

可是他妈妈又要每天跟他打电话,事无巨细地问他的生活和学习,而且肯定会对他提出很多要求。

吴谢宇发现,原来他还是逃脱不掉原生家庭带来的环境!从这个角度来看,他部分符合复合性创伤后应激障碍(C-PTSD)的诊断。

但是他又不完全是C-PTSD,因为他在成长过程中也接受过大量过度夸奖,形成了叠加性心理渴求,有自大自负的一面。

另一方面,吴谢宇的父亲看黄片、出轨,这是两个重大的心理创伤。

那时,吴谢宇很可能已经对父亲非常失望了。但他跟父亲有深厚感情,所以还没到恨父亲的地步。

所以,后来他父亲患肝癌去世,那时吴谢宇才16岁,家里的顶梁柱没了,欢声笑语和温暖的源泉没有了,吴谢宇感受到极大的痛苦。

有消息说,吴谢宇父亲生病期间需要花钱,但亲戚不愿借。但也有说法是谢天琴非常要强,不愿意接受亲戚们给的钱。

无论真相如何,在吴谢宇心里,他认为亲戚们非常冷漠,对他们怀恨在心。

他弑母之后骗取亲戚的大量钱财,既是出于花天酒地的需要,其实也是一种报复。

吴谢宇的父亲去世后,谢天琴把全部精力都放在培养儿子身上,这也令吴谢宇的心理压力越来越大。

第三,吴谢宇的归因方式严重有问题,这也与父母的家庭教育方式有关!

在遇到矛盾与挫折的时候,吴谢宇采取的是完全的外归因模式。

比如上面说到的,他认为父亲病重,亲戚不愿意借钱,这都是亲戚的错。他根本没考虑到亲戚的难处,只是一味责怪、记恨亲戚。

其实,吴谢宇的父亲出轨被儿子撞破时,他缺乏承担责任的勇气,一味逃避,这说明他其实也不懂得真正的自我反省,不愿意面对自己的问题。

吴谢宇与人发生矛盾与冲突的时候,也很可能总是把责任推卸到外界与别人身上。

还有,吴谢宇父母会不会经常在茶余饭后吐槽社会、吐槽别人?我们不得而知。如果有的话,这也是吴谢宇采取完全外归因模式的原因之一。

还有一点,吴谢宇根本就不懂得感恩,才会亲手将辛苦把自己养育长大的亲生母亲杀害!

这跟吴谢宇长期接受过度夸奖有关,这导致他把功劳都归于自身,看不到父母、老师的付出和栽培,更看不到别人对自己的帮助。

他觉得他学习成绩那么好,都源于自己的聪明和努力。

久而久之,他会觉得自己高人一等,别人的付出都是理所当然的,自然就会缺乏感恩之心。

从国内外主流精神医学的角度来看,吴谢宇其实有重度的偏执型人格障碍,非常在意别人的评价,总想保持优秀人格,他还有强迫型人格障碍!

如果从病因学诊断来看,吴谢宇符合精准精神心理学新提出的诊断——“叠加性创伤暨渴求应激失调”,而且有大部分心理创伤来自原生家庭。

在对吴谢宇案件的分析里面,犯罪心理学教授李玫瑾的分析有极高的影响力。

李玫瑾教师说吴谢宇是“精致的利己主义者”,但我认为并不是。

因为真正的“精致的利己主义者”是自私自利的,他们非常在乎个人的利益。

但吴谢宇弑母后,过上逃亡的生活,还自甘堕落,这对他又有什么好处呢?

其实,清华学子、谷歌工程师陈立人才是非常典型的“精致的利己主义者”,他暴力杀妻是因为他对妻子愤怒不已,觉得如果没有妻子的话,他可以在美国过得更好。

吴谢宇在逃亡期间,曾经表现得非常自恋,比如他曾向刘梦吹牛,将自己的前程说得一片美好。

而且,在警方将他逮捕之前,他内心很可能会非常鄙视警察,认为他们的智商不如自己,这也会强化他的自恋。

所以,吴谢宇很可能会有短时间的自恋型人格异常,但并没有到NPD(自恋型人格障碍)的程度。

另外,吴谢宇对刘梦隐瞒了自己弑母的罪行,把自己编造成阳光、积极的大男孩,这说明他还可能有表演型人格异常。

但李玫瑾教授根本就没有意识到吴谢宇的人格异常,更加没有看清吴谢宇弑母背后的真正心理根源。

李玫瑾教授还停留在从外显记忆层面去理解人的心理活动与行为,有着极大的局限性,但她很可能还没意识到。

另外,我们虽然分析吴谢宇有人格障碍,但这并非是在帮他“洗白”!

人格障碍者完全没有具备自我反省的意识与能力,他们犯下罪行的时候,一定要重判、快判!

吴谢宇被判死刑,才能给其他潜在的人格障碍者一个最好的震慑!

在吴谢宇被执行死刑之前,部分网友希望法院刀下留人,让吴谢宇用自己的才华与能力回报社会,以此来赎罪。

这些网友确实非常正直、善良,但他们根本就不了解人格障碍者。

而且,他们很容易对人格障碍者泛起怜悯之心,却未意识到同情他们,只会将自己推到危险的境地,上演现代版的“农夫与蛇”!

这篇文章,我们是结合精准精神心理学的高效知识来分析的,能深入到内隐记忆层面去理解人的心理活动与行为,对吴谢宇案的分析更接近真相。

吴谢宇有非常严重的人格障碍,但大众根本不懂得识别人格障碍,这是非常可怕的,因为人格障碍的危害极大!

不知不觉,这个案件已经过去10年了。后续,如果吴谢宇案没有新的信息披露出来,我们不会再对此进行深入分析了。

但是,如果为人父母者不及时自我反省,学会真正科学的家庭教育方式,像吴谢宇案这样的悲剧,很有可能还会发生!父母们,一定要敲响心里的警钟!

相关内容

热门资讯

复星医药启动芦沃美替尼片治疗儿... 来源:中访网财观中访网数据  上海复星医药(集团)股份有限公司(股票代码:600196,简称:复星医...
国产割草机走俏海外,出口额同比...   炒股就看金麒麟分析师研报,权威,专业,及时,全面,助您挖掘潜力主题机会! IT之家 7 月 1...
江苏高考新方案力争最新或202...  教育部近日连续重磅出炉4份高考改革重要配套政策。备受关注的江苏高考新方案进展如何?“小高考”4A加...
内蒙古自治区最新或2023(历...  从最新或2023(历届)1月1日起,内蒙古5类考生高考将不再加分。  据介绍,这五类考生是:(1)...
北京高考加分政策最新或2023...  17日,教育部公布的《关于进一步减少和规范高考加分项目和分值的意见》(以下简称《意见》)后,北京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