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创 都是14亿人口,为何中国满世界买粮,印度却成粮食出口大国?
创始人
2025-07-08 12:21:05
0

2024年,全球两大人口巨头的粮仓数据摆在一起:印度粮食产量3.3亿吨,中国则高达7.06亿吨——比印度多出一倍有余。

令人困惑的是,产量低得多的印度竟成为全球第二大大米出口国,而产量惊人的中国却稳坐全球最大粮食进口国位置。这背后,藏着两个文明古国截然不同的生存逻辑。

走在印度北方邦的田野间,金黄的麦浪翻滚,满载的卡车驶向港口。2024年印度小麦产量达1.13亿吨创下历史纪录,交易商以每吨330美元的价格签订出口协议,比国际均价便宜近50美元。资本在丰收的田野上狂欢。

然而粮仓百米外的新德里贫民窟,妇女正用脏水熬煮稀薄的米汤。这个国家有超过2亿饥饿人口,儿童营养不良率高达35.5%。当国际买家欢呼印度小麦低价时,贫民碗里的麦粒却不见增多。

根源深植于土地,印度全国1/3耕地集中在10%的地主手中;资本控制粮食流向,出口利润远超内销;而且政府补贴变相鼓励出口,只为换取外汇填补赤字。

2023年非巴斯马蒂大米出口禁令下,仍有1047万吨流向海外。当商人赚取500亿美元年出口额时,饥饿的哭声被淹没在货轮汽笛中。

与此同时的中国粮仓,呈现另一番景象。黑龙江农场里,联合收割机轰鸣驶过万亩良田,2024年全国粮食总产7亿吨的基石在此铸就。但满载美国大豆的巨轮仍源源不断驶向青岛港——2023年1.6亿吨进口粮中,60%是大豆。

这背后是精心设计的国家战略:

主粮绝对安全:小麦水稻自给率超100%,储备可支撑全国口粮一年以上;

饲料缺口填补:国民年人均吃肉61公斤(超世界均值43公斤),需进口大豆、玉米喂养牲畜;

价格防火墙:对大米进口实行532万吨配额管理,配额外征收高关税。

当泰国香米进入超市货架,美国大豆变成生猪饲料,中国百姓的餐桌在开放中丰盛,而主粮安全绳始终握在自己手中

中印的粮食分叉路,早在几十年前已埋下伏笔。在旁遮普邦的农田里,老农辛格仍用木犁耕作,印度农业机械化率不足30%。而中国东北黑土地上,无人播种机正通过北斗导航精准作业。

根本差异在制度根基,中国土地承包制保障农民权益,“藏粮于技”战略使农业科技投入达印度六倍

印度地主垄断土地,补贴遭中间商截留,农民缺乏生产激励;中国农田水利覆盖率达56%,印度仍靠天吃饭,旱灾即成灾荒。

当莫迪宣布将甘蔗田变为“能源产业带”时,中国正攻关盐碱地稻作技术。前者追求短期经济收益,后者耕耘百年粮安。

恒河平原的麦粒变成外汇储备,中国港口的大豆化为百姓碗中肉香。粮食从来不只是食物,更是国家道路的选择——印度以饥饿为代价换取出海口的话语权,中国用全球市场滋养14亿人多元化的餐桌。

相关内容

热门资讯

22岁女孩确诊卵巢癌5个月后去... 【#22岁女孩确诊卵巢癌5个月后去世#】7月8日(报道),22岁河北抗癌女孩“晏晏”去世。其母亲称:...
马斯克官宣Grok 4大模型7... 来源:@中国经营报微博 #马斯克宣布Grok4将于7月1...
各部门各单位迅速传达学习市委八... 转自:濮阳发布牢记嘱托、感恩奋进,埋头苦干、锐意进取,在奋力谱写中原大地推进中国式现代化新篇章中勇争...
《为了民族解放与世界和平》主题... 【《为了民族解放与世界和平》主题展览开放 公众排长队入抗战馆参观】#抗战馆展览八大部分前瞻# “为...
央视一套又出“王炸剧”!一口气... 最近剧荒的我,可算捡到宝了!央视一套悄然推出的《淬火年代》,那可真是一部“王炸剧”,我这一看起来,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