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咱们北京的天气,可以说是“水深火热”——早上出门像蒸桑拿,下午阵雨说来就来,晚上闷得睡不着觉。很多网友在后台留言“这天气也太难熬了!”。高湿天气连续多日达到90%以上的湿度,让很多市民朋友高呼“难道回南天来了吗?”今天,我们特意针对这个热门话题,为大家详细普及“回南天”和“桑拿天”的区别,还会教您几招应对这种蒸笼模式的实用妙招。
“回南天”和“桑拿天”的区别
小暑大暑,上蒸下煮, 这是描述夏季酷热气候的民间谚语,今天就是小暑,也是我国全年降水最多的节气,预示着天气开始进入“高温高湿”阶段,这跟北京这阵的天气还真是契合。不少网友调侃,这哪是北京?分明是广东的“回南天”北上了!但气象专家已经辟谣,这可不是“回南天”,而是副热带高压带来的“桑拿天”。 科普一下——“回南天”是华南地区2~4月的特殊现象,冷空气撤退后暖湿气流反攻,导致墙壁、地板"冒水"。而北京的现状则是,副热带高压北抬,暖湿气流北上,形成"桑拿天”——湿度高,但不会像“回南天”那样让物体表面凝结水珠。简单来说,“回南天”是"墙壁流泪",桑拿天是"空气蒸人",虽然都湿,但成因却不同。
要说这"桑拿天"的“总导演”,那必须得是西太平洋副热带高压这位"气象界大腕"了。今年它可是不按套路出牌,往年都是7月中下旬才“登台献艺”,今年6月下旬就提前"抢戏"了!它带来的暖湿气流就像给北京装了个“巨型加湿器”,让咱们提前一个月体验到了三伏天的“酸爽”。
根据最新气象预报,未来一周北京将继续上演高温高湿+分散降雨的"连续剧"。白天最高气温虽然数字上看,维持在34℃左右,但配合着60%-90%的相对湿度,体感温度轻松突破40℃。这种天气就像"温柔的杀手"——看着温度不算特别高,但在高湿环境下,汗水蒸发慢,身体散热困难,热射病风险激增,这也是最严重的致命性中暑。
应对蒸笼模式的实用妙招
那么问题来了,怎么在这"水火交融"的天气里保全自己呢?给您支几个"保命妙招":
第一招——躲。户外活动选在早晚时段,正午时分务必乖乖“躲在家”。
第二招——补。这种天气出汗多,光喝白开水可不够,要适当补充电解质。家里可以常备些淡盐水、绿豆汤,既解暑又养生。
第三招——调。医生紧急提醒老年人:高温天千万别坚持“省电”舍不得开空调!这是在拿生命冒险!由于老人对外在的寒热感受不敏感,出汗少,血液循环慢,所以当他们感受到热的时候,很可能已经中暑了。医生建议家中空调温度设定在26摄氏度上下,防止中招热射病。
总之,面对这"上蒸下煮"的天气,记好我们的“四不”原则:太阳底下不逞强,大汗淋漓不硬扛,头晕恶心不忽视,科学防暑不迷茫!
BRTV新闻(记者:杨洁)
来源:北京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