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国F-35B舰载机滞留印度,究竟是拆解还是留存?据环球时报及其他多家媒体报道,近日英国“威尔士亲王”号航空母舰在亚太地区展开其第二次所谓的巡航与展示活动。然而,回顾“伊丽莎白女王”号在亚太的表现并不理想,如今“威尔士亲王”号的处境也似乎没有好到哪里去。毕竟,当年“伊丽莎白女王”号上携带的F-35B战斗机在地中海坠毁,至今也未能顺利打捞上来,这让人对两艘航母的命运充满疑虑。
这一次,“威尔士亲王”号再次带着F-35B在亚太进行巡航,但情况再次不妙。在印度附近进行舰载机起降操作时,由于复杂多变的天气和燃料不足,舰载机最终被迫在印度的一处机场降落。英国专家在进行检修后发现,负责操作的液压系统并不仅仅受天气和燃料问题的影响,这一问题的核心显然更加复杂。根据美国舰载机及其他航空装备的维护要求,这些检修需要接入美国专用的网络,而印度并不具备接入这一系统的条件。这样一来,英国团队在自检过程中,便无法对故障的具体原因和位置进行有效的探查,造成了一定的盲区。
眼下,英国的飞行员和整个维修团队围坐在F-35B周围却束手无策,而“威尔士亲王”号的航母则已经驶向了新加坡,舰载机仍留在印度,令整个局面显得相当棘手。此外,由于印度和英国之间的警惕关系,任何印度工作人员都无法靠近F-35B战斗机,这一点无论是美国还是英国都不会允许。因此,尽管特朗普曾大力向印度推销F-35,但最终遭到拒绝,如今这架战斗机在印度的处境却相当尴尬。
如果印度通过其测仿技术及其他技术手段拆解这架战斗机或进行近距离观察,可能会轻易解析出隐身材料、结构及其他与隐身战机相关的机密要素。尤其是在印度也在开发第五代战斗机的背景下,若能借鉴F-35B的设计形态,或许在研发上能够节省不少时间。尽管美国和英国在表面上将印度视为盟友,但在涉及最核心的航空武器装备时,他们显然不愿意分享任何机密信息,保密工作相当严格,这也说明了盟友关系的脆弱性,仿佛小船随时可能翻覆。
此次事件让英国颜面尽失,若舰载机依然处于无法起降的状态下,下一次“威尔士亲王”号在经过漫长航程后若能重新抵达印度近海,这架飞机可能需要依赖肉眼来找到母舰。当前的问题主要在于液压系统以及其他设备是否存在隐患,一切都还悬而未决。因此,这架飞机该如何解决目前的困境,成了一个难以回答的固有问题。最有可能的处理方式,是将其拆解,借助英国和美国工程师的合作进行拆解,并通过C-17运输机将其运回英国,其他办法似乎没有太多可能。
若航空母舰能成功靠泊印度,拆解后用吊车将飞机运回航母上也是一种可行的解决方案。总之,这次事件的处理显得极为尴尬,原本想要通过美式武器展示英国强大的实力,然而却演变成了一个令人窘迫的局面。因此,关于天气恶劣、风浪过大、燃料短缺的种种理由,显然都是掩盖问题的借口,根本的缺陷在于飞机本身存在重大问题。
根据目前“威尔士亲王”号携带舰载机数量有限且故障频发的现状,今后这艘航母在亚太地区能发挥什么样的作用,目前仍然难以预测。无论如何,将F-35B停在印度、并配备武装看守,显露出三国之间的微妙关系,实质上并没有太大突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