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赛事+文旅”如何“破圈”
创始人
2025-06-30 03:03:42
0

近一段时间,“苏超”成为网络热词。“苏超”即江苏省首届城市足球联赛,数据显示,联赛场均上座人数轻松破万。大批球迷观众热情观赛、跨城流动,带动了举办地及周边文旅消费不断增长,释放巨大市场效能。一时间,赛事经济成为社会尤其是文体旅业界关注的焦点。

知名体育赛事往往自带高流量,体育消费者的忠实度、黏性通常较一般消费门类更高。同时,体育赛事尤其是本土赛事的举办,一般具有较强的规律性、周期性。因而,体育赛事拉动文旅消费,不仅短期成效显著,而且远期效益可观。越来越多的省市重视赛事经济,反应迅速、眼光敏锐。透过典型案例,除了能总结出优化资源配置、加强合作联动等普遍规律,或许还能破译成功发展赛事经济的独特密码。

要推动体育赛事融入城市生活,大力挖掘体育场馆等硬件设施的潜力,开辟消费新场景。正所谓“功夫在诗外”,体育赛事不会每天都举办,如何刷出比赛场馆在日常生活中的存在感,需要动脑筋。借助2022年北京冬奥会重大机遇,首钢园成为全国旧工业建筑改造为新型消费空间的优秀典型,SoReal科幻乐园、极限公园等各具特色,公众参与门槛低,因而其日益成为市民游客青睐的打卡地。可见,结合实际情况,丰富内容供给和消费场景,从而提高公众覆盖率和场馆使用率,是发展赛事经济的题中之义。

要寻求体育赛事与人们心理、情感的结合点,在体育精神的基础上,提炼能与更多人共情的“最大公约数”。人们消费某一事物,同时也在消费该事物的精神价值和象征意义,文体旅消费的此种特点尤其鲜明。“苏超”成功“破圈”的关键之一,在于调动起参与者为城市而“战”、为热爱欢呼的激情,体育竞技、文旅消费的背后是对城市、对故土的认同与眷恋,是对自我存在的确证与张扬。发展赛事经济要特别注重文化赋能,情感、情绪总是比实体物更能撬动消费者的钱包。社交媒体的运作、各种各样的“玩梗”等,均不妨视作这一思路下的顺势而为。

一个非常关键但可能容易被忽略的重点是,各省市要借发展赛事经济之机,提高治理水平,做好交通、公共卫生等基本保障和服务。基础体验是一切个性化设施与服务发挥作用的前提,要想将赛事的流量转化为文旅消费的动能、常来常往的“留量”,夯实基本盘的工作必须做到位。

无论发展赛事经济,还是提振文旅消费,抑或推动文体旅融合发展,都是长期的事业,都要有风物长宜放眼量的气度,不为系于一时的执念所扰。没有一场赛事能永远挂在热搜榜上,也没有一个文旅项目能永远霸占消费榜TOP1。平常心看待起伏、持久心深耕事业,做出成绩是早晚的事。

来源:中国文化报

1 8 8—3 1 1 8—3 2 1 3

旅游康养、职教园区、乡村振兴、场馆步道、健身中心,园林绿化、环境生态等策划包装投资运营建设升级!

生态研究

燕行说道

媒界评论

体教前沿

生态瞭望

燕行书屋

健身家园

政策公告

生态融合

燕行视角

免责声明:【生态体育】图文来自于网络,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目的,如有标注错误或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生态体育及时更正删除!

相关内容

热门资讯

第八届中国国际儿童时尚周在泉州... 13日至17日,第八届中国国际儿童时尚周在泉州市举办。活动吸引国内外100多家童装上下游知名企业参加...
书写新时代大国工匠的精神世界 (来源:河北日报)转自:河北日报杨辉素新书分享会在石家庄举行书写新时代大国工匠的精神世界 本...
世运活力遇上巴蜀风情 (来源:中国旅游报)转自:中国旅游报   □ 潘阳薇 本报记者 白 骅  8月7日至8月17日,20...
川报早读丨是珍藏的成都记忆,是... 转自:四川日报 8月17日晚,2025年第12届世界运动...
周六有68人在华盛顿被捕 白宫... 格隆汇8月18日|据福克斯新闻,白宫称,当地时间周六晚上,华盛顿特区有68人被捕。官员称,警方缴获了...